人物简介:徐通达,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入选国家级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2020年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目前已经在Cell,Science,Natur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做有情怀的科学家”是徐通达教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秉承这一信念,徐通达始终潜心在植物激素生长素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穿过荆棘密布的崎岖山路,带着热爱和好奇勇攀科学高峰,前往山顶仰望无际星空。
孜孜求索 探索植物生长的“秘密开关”
“科技创新是一项值得坚持甚至奉献终身的事情。”博士期间,徐通达经过自己的探索,为实验室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植物激素生长素。期间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和表现出来的独立科研能力,使他从一个博士毕业生直接跳级成为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青年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开始了独立科研生涯。来到77779193永利官网后,徐通达又积极结合福建的优势农业产业,与自己的基础研究背景深度融合,努力实现基础科研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生长素作为植物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能够调节植物几乎所有的生长过程,包括胚胎发育、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等。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以同时调节细胞扩张、细胞分裂,以及细胞分化。研究生长素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研究如何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生长素就可以精确调控植物的性状,比如可以让植物早点开花,早点结果,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等等,这对于农业方面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徐通达作为一个青年植物科学家,心底最深切的科技兴农梦。迄今为止,他已有8个科研项目获得各级单位的资助支持,植物生长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原创性成果,其成果发表在包括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杂志上,他引次数达到1600余次。在科研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也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近几年,他先后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及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福建五四青年奖章等,并入选国家级人才,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交流。
在实验室
徐通达目前正在开展关于藜麦的农业研究。藜麦是含有多种人才必需稀有氨基酸的全营养食品,包括比肉类食品更全面的营养成分,可以作为新兴的粮食储备。藜麦开发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从能量利用效率,对于未来粮食发展都是一个质的飞跃,对碳中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徐通达表示,希望能够秉承着环保理念去开发藜麦:“我们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植物应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大国战略,重点关注农业粮食安全和种质资源保护,也对我们植物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借助海峡联合研究院这一国际高水平研究平台,争取作出更多原创性研究,为中国的植物科研作贡献。”徐通达说。
潜移默化 鼓励学生为自己“开疆拓土”
在徐通达的实验室里,所有学生几乎从入门起就面临同一个困惑:为什么导师不给指定一个选题?作为导师,徐通达认为,科研不是命题作文,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水平,一开始就注重培养他们自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能力。
“量子力学被发现之前,没有人能想象它现在能发展到这个程度,科研不是设定好的套路,而是开发未知世界的过程,如果你已经预知了结果还需要研究什么。”徐通达阐述道,“每个人发展的路都要自己走,导师能做的只是引路人的角色。”他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当年在美国加州大学读博时,导师没给任何提示就让他去探索一个科学问题,从一开始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到通过无数次尝试,凭借自己扎实的科学素养找到问题的关键,最终决定主攻生长素分子机制的研究,徐通达的科研生涯就是这样靠着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的:“这是难以预料到的事情,看似很随机,但是又好像是命中注定一样。”
指导学生
“老师应该把学生引入科学前沿,不能只做个课本知识的搬运工。”无论是作为博士生、硕士生的导师,还是本科生课程《植物学》的授课老师,徐通达都不拘泥于课本,而是根据书本上的基本框架,把每项科学成果的研究过程向学生们详细阐述,以此拓展其在科研上的想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科研教学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各种形式的交流也是促进学生快速提高的有效途径。为更好的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徐通达每隔两周都会举办研究进展分享会,让学生们讲解自己这两周的工作进展、实验内容,了解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讨论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管,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渗透在平时的点点滴滴学习和研究中的。”徐通达说,“不断进行思想的交流是科研创新最好的助燃剂。”鼓励学生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导师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仰望星空 高站位培养家国情怀
高校科学研究应如何服务立德树人?徐通达认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不断传递给学生为国担当、科技强国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很多同学问我:基础科学研究有什么用?和我们的生活好像没什么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确实‘没什么用’。”徐通达坦言,有些学生一开始进入实验室也许只是为了就业、保研,将来能找份好工作,但他仍然期待通过自身的影响催生更多学生的科研梦想,激发他们的潜力,在将来为科研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希望他们来到这里是源于对科研本身的热爱,我想改变他们原来的观念,这需要一个过程。”
“搞基础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需要科研情怀的事,也许耗尽毕生精力也做不出有份量的成果,也许清贫一生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但这是我们热爱的事业。”徐通达深知,基础科学研究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搞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也许毕生心血都只是为下一代人做铺垫,是内心坚定的信念推动着他们不断前进。
“翻看中小学课本,那些重要的公式和定理,很少是中国科学家原创的。回望世界历史,基础科学水平提升也促成了欧美国家的崛起。”徐通达认为,尽管近几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但仍缺乏领先的核心技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几年,随着中国载人飞船、月球探测、量子通信等科技成果的逐渐显现,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科技创新被提到新高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高校是科研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一所好大学不仅要有非常强的基础科学实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挑战“无人区”的勇气和担当。徐通达对此充满期待:“我希望这里能走出更多有情怀的科学家。我希望未来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在科学领域内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正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和敬畏,徐通达始终坚守初心,规划属于年轻一代科学家的科学蓝图,让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