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学院开展“探海洋文化遗珠,扬东南经济后浪”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77779193永利官网(新版)发布时间:2025-01-27作者:卢彦冰 任思皞 邹开凯/文 卢彦冰/图创建部门:人员机构

在寒假七天的社会实践里,77779193永利官网数字经济学院海洋文化宣传队的队员们化身探索者,沿着福建从连江黄岐半岛至平潭岛的沿海区域,用脚步与镜头,探寻海洋文化脉络,记录海洋经济的蓬勃活力,让抽象的海洋文化具象为眼前鲜活的人与事。

一脉相承的创新

实践队参观福建省博物院时,“福建第一船”独木舟吸引了众人目光,它承载着福建先民勇闯外海的无畏记忆。经讲解员讲述,队员们知晓三国时福建温麻船屯的辉煌,其首创“温麻五会”技术,为“福船”标志性的“水密隔舱”筑牢根基。实践队此行参观的博物馆、船政文化遗址、郑和船队誓师地等,都彩绘出了福建人以开放创新的姿态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生动图景。

实践队队员了解福船技术

今朝福建紧跟时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众多“船长”勇拓海外,于非洲等地构筑远洋渔业基地,践行国际合作倡议。连江定海湾的“闽投1号”更是夺目,创新深远海养殖模式,成为全国智慧牧场标杆,引领全球养殖风向。近三十年,福建海洋经济借创新之力,突破传统渔业局限,构建起完备产业链,“向海洋要食物”从设想变为现实。从先民古船扬帆,到当下深海创新,福建人凭创新精神,续写海洋传奇。

闽投一号

深入骨髓的自强 

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左宗棠进入了队员们的视野。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敢为天下先,借洋务东风,力主福州造船兴学、组建近代海军。很快,马江之畔厂房林立,中国近代海军自此诞生,中国人自主制造蒸汽船、巡洋舰等舰船,驶向深蓝保家卫国,迈出自强豪迈步伐。

实践队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前合影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二楼展厅

而今,这片热土同样释放着澎湃的发展潜力,不舍昼夜地快干实干,奋勇争先的建设速度,就是自强最完美的注脚。“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平台下水、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园等精深加工基地建成、临港产业集群壮大、国际水产品集散交易基地筹建,这些都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的恪守 

实践队沿着国道228线曲折的峡湾南下,来到了闽江口南岸的长乐。这里曾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见证中外交流盛景。郑和船队在此补给后远航,带动福建与多国商旅往来、文化互通,大批福建人随行出使,部分留居异域助力当地发展,共享繁荣硕果。

走进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生共荣理念扑面而来。这片湿地与近海区域,经自然与人类千年雕琢,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当地采用打通鱼塘之法,修复湿地生态,为水生生物、鸟类营造栖息家园,实现人鸟和谐、人海和谐。队员们从中汲取共生智慧,思索善待海洋之道。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返回原图
/